Day 12:德国国会大厦穹顶-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高技派三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大师之一,也是Day 10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的主要设计人,苹果飞船总部以及绝大部分Apple store均由他所创建的Forst建筑事务所完成。介绍完福斯特,对高技派作品的抄绘也就告一段落了,后面会以一篇高技派总结与评价文章作为收尾。

德国国会大厦于1894年完工,与众多国会大厦一样,建筑采用古典主义三段式立面造型,正面山墙面居中,山墙背后是巨大的穹顶,这与万神庙的格局有共通之处。一百多年时间,建筑经历德意志帝国政权分裂、火灾等事件,长期处于废弃状态,原先的穹顶也已倒塌。

柏林墙推倒后,这一旧的政治建筑被重新启用,政府采用竞赛的方式遴选方案,最终确定了福斯特作为方案中标人。福斯特最开始并没有考虑恢复穹顶,但国会大厦是国家机器的象征,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穹顶必不可少。

针对原有的建筑格局,福斯特充分尊重历史,并没有做过多改造。改造的重点被聚焦在穹顶之上,福斯特发挥他高技派的专长,利用玻璃和钢铁创造了一个透明的穹顶,在形式上还原了国会大厦历史之貌,同时融入了新时代的特征。福斯特后来回忆,这是他生涯最重要的建筑作品。

整个穹顶都是观光层,人们可以通过古典恢弘的大厅来到乘坐电梯到达穹顶。在这个穹顶中,一条螺旋形的坡道盘旋而上,人们可在此观光、游憩。穹顶中间是一个由上至下收窄的椎体,顶部开口,将整栋建筑产生的热风通往室外。椎体表面覆盖360面角度经过精确计算的镜子,将自然光源源不断照射进穹顶底部的会议大厅,这种做法同样见于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楼。为了避免过强的光照,福斯特设计了一个可以跟随太阳角度转动的百叶,抵御光线。

德国国会大厦穹顶,既满足国会大厦政治意义需要,又在其中融入时代特征,满足绿色、实用等多种功能。相较传统历史遗产保护修旧如旧的手法,国外设计师一直比较大胆,但大胆通常也会招致非议,甚至遇到非常强的阻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思考,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撑我们去做这样的设计,福斯特的设计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不愧是历史建筑改造作品的经典。

留言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