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 15: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柯布西耶
日本建筑大师普遍受到柯布西耶的影响,但国立西洋美术馆是日本唯一一座柯布西耶遗存的作品。
它的平面呈正方形,像“螺”一样层层外旋,具有生长的可能性。这种平面布局颇具有形式感,但笔者认为其体现了柯布西耶主张的建筑形式与功能高度统一的原则。第一,美术馆建筑线性的展陈流线与建筑空间具有一致性(国立西洋美术馆展陈空间无固定动线组织);第二,美术馆对采光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忽略生长的平面布局对采光造成的影响;第三,美术馆的展陈内容随着时间而增加,生长的平面匹配这种需求。赖特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具有相似的空间特征,区别在于古根海姆的动线组织方式是垂直向上盘旋。
建筑底层架空,观众从开敞的首层来到建筑中心,进入被誉为“19世纪大厅”的中庭,再由坡道进入美术馆的各个展厅,由中心向四个方向发散出通道,作为展厅联系的空间与出口。中庭两层通高,上部开有不规则的四边形天窗,天窗底部的梁、柱组合成十字架状,在光的引导下为入口增添了神圣韵味。
该建筑具有五个比较明显的特征:1)螺旋形生长的平面;2)建筑底层架空,观众自中心进入参观;3)带有中世纪空间韵味的大厅;4)四向放射的交通空间;5)长廊状、自由的展陈空间。
对照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点:1)底层架空;2)横向长窗;3)自由的平面;4)自由的立面;5)屋顶花园。除了屋顶花园,其它几条都能在国立西洋美术馆里面找到原型。笔者认为,柯布西耶提出的屋顶花园主张旨在改善当时糟糕的人居环境,而美术馆不具有居住属性,也就不会产生相应的需求,这与柯布西耶的“形式追随功能”主张是契合的。


一条评论
Jedeite
2025年2月,来到上野公园,近距离接触了这栋建筑。但是立面正在举办莫奈展览,排队的参观的人过多,所以只参观了其周边的东京国立博物馆。